2015/04/11

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V3 開箱 測試 評論 評測 (vs. Kowa Prominar 8.5mm F2.8)(中文版)

Please hit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概述:
這一隻2015年3月剛出爐的新鏡頭Voigtlander 15mm F4.5 Super Wide Heliar III並不是個全新的設計,而是修改自Voigtlander 15mm F4.5 Super Wide Heliar II第二代的超廣角鏡,因為第一代與第二代的鏡頭設計之初並沒有顧及到新式的數位感光元件特性,所以接上某些數位機身之後的成像特性有些問題,包括邊角解析度劣化、片幅邊緣色彩紅移等問題,尤其是在接上高解析度的機身時這樣的問題特別明顯(如SONY A7R 或是Leica M240),故原設計生產廠商Cosina進行了第三代的修正開發以解決這問題,並期望能在銷售量上再次的席捲全片幅機的手動超廣角鏡頭市場。


第二代(左) 與 第三代(右) 的外觀比較

銀鹽時代的鏡頭大部分在接上數位機身時是不會有甚麼太大的特性差異,但是當鏡頭的焦距小於35mm之後,邊緣色彩偏移與邊角糢糊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當然這也不是必然的,因為這問題的發生還與鏡頭的法蘭距以及鏡後距有一些關連,大致上來說就是鏡後距越短的鏡頭越是嚴重,其主要的針結是在於光線進入鏡頭後射向數位感光元件時的入射角度,當這個角度過於傾斜的時候(理想應當為90度角),感光原件表面的微鏡片會對這樣的入射光產生較低的入射效率,嚴重的話甚至是對R、G、B不同色的微鏡片產生不一致的入射效率時,片幅邊緣的色偏差就會出現。

而邊角解析度劣化的問題則是導因於數位感光元件前面的那片紅外線過濾鏡片組,因為早期的鏡頭在設計時是並沒有考慮到成像面前面有這一片薄薄的玻璃,所以當將其用在數位機身上之後就會有不太一致的特性展現,比如說遇上較厚的紅外線過濾鏡片組的機身(如M4/3系統的4mm厚度),片幅邊角的解析度特性就會劣化的較嚴重,接上較薄的紅外線過濾鏡片組的機身(如Leica的M9),片幅的邊緣解析度尚可保持水準,所以相同的鏡頭接上不同的機身一定會有些許程度上的特性差異產生的,邊角解析度劣化的程度也與鏡頭的焦距有所關連,一般來說焦距越短的鏡頭越是嚴重。

基於以上兩點嚴重的問題,Cosina對於其第二代的15mm超廣角鏡進行設計修改,以其能符合現今數位機身的特性,這是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策略,想必是能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才是。為在第一時間了解到這個第三代超廣角鏡在數位機身上的表現,我們立刻進行了採購作業,希望能盡快的進行測試並公佈測試的結果,以讓攝影的同好們在選購前能有個參考的依據。


光學架構:
第二代(左)與第三代(右)的鏡組結構圖

上圖是自Cosina的官網抓下來的鏡組結構圖,左側是第二代鏡右是第三代鏡,由圖可發現這兩代鏡的鏡組結構雖然類似,但差異算是很大,第三代遠比第二代要來的複雜很多,鏡片由原來的8片增加到11片,鏡組則由6組增加到9組,也難怪售價會提高到1.5倍左右,這一種前端經過多片凹鏡來收取廣焦端的光線並降低行進光線角度的做法和傳統短法蘭距的鏡頭設計觀念不太一樣,反倒是與長法蘭距的鏡頭設計比較接近,如以下的Nikkor 14mm F2.8的光學設計,這樣的設計比較容易拉長鏡後距,相對的也會降低光線射入影像感測器的入射角度(讓光線比較接近直線射入),也有利於日後發展成光圈較大的廣角鏡。

Nikkor 14mm F2.8 AF ED的鏡組結構

下圖是非官方釋出的第一代鏡頭的MTF測試圖,有別於一般Leica M鏡頭的MTF解析度標示(描繪10lp/mm與20lp/mm與40lp/mm),Voigtlander是描繪10lp/mm與30lp/mm於F/4.5與F/8的線圖,圖中顯示其位於片幅中心的10lp/mm對比高達95%算是非常的高,30lp/mm也有高達80%~90%的對比,光圈全開下超過1/2片幅後的子午線解析度開始下滑,但至片幅邊緣還可維持40%的對比,以超廣角鏡頭來說這樣的表現算是非常得不錯,其實這一支鏡頭在光圈全開下的表現已經非常優秀,縮小光圈後並不會有顯著的變化(關於MFT的解說請參看”鏡頭之 MTF 圖與其代表的意思”一文)。

Voigtlander 15mm F4.5 I 的 MTF 圖


開箱:
本次測試的鏡頭是購自Voigtlander的台灣代理商義文國際的官方網站,付款完畢後第二天就收到了快遞送來的鏡頭,含運費的總價是台幣23100,這個價位與日本和美國的零售價格非常的接近,故讓我們打消了原本想要由日本購入的想法,台灣代理商這樣的訂價策略是正確的,實在是不需要將價格訂得太高而嚇跑了為數眾多的網路詢價買家(像是Leica的台灣代理訂價就要比美國高出不少),畢竟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甚麼價格秘密可言,到處都是可以跨國購買的網站或是代購商,而手動鏡頭只要保養得宜,幾乎沒有售後服務的必要性,不幸在保固期內掛掉的機率也微乎其微,所以敦請眾多的台灣代理商瞭解到這個國際均一訂價趨勢的重要性。

左為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右為KOWA 8.5mm F2.8

這一隻第三代的鏡頭雖然在體積與重量上比第二代多了不少(直徑多5mm、長度多15mm、重量多100g),但是到手後與KOWA的8.5mm F2.8那一隻比較起來還是小了許多,當然KOWA那一隻是光圈F2.8的超廣角鏡,鏡組自然需要較大的尺寸就是了。這第三代鏡頭其鏡頭後方的RF連動環並不像第一、二代那樣的有外露的阻尼油,而是非常的密封與乾淨,這應該可以免除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阻尼油溢出的問題,這是非常不錯的改進。

鏡尾的RF連動環並無阻尼油溢出的問題

對焦環在初期轉動時有不太均勻的阻尼感,也就是轉動到接近無限遠對焦處附近時會特別的重,而在最近對焦處時會比較輕,但是在經過使用數日之後這個現象漸漸的減輕了些,也就是說對焦環的阻尼感比較均勻一致了,這隻鏡頭的對焦環進程比較較短,轉動90度時就已經由0.5m到了無限遠處。光圈環的觸感出奇的好,阻尼介於Zeiss的重與Leica的輕之間,算是非常中庸的設計,光圈級距是1/2Ev,搭配上Leica的M9或是M240完全沒有問題,不會有光圈誤判而遭記錄錯誤的現象(M240的EXIF中記載的光圈大小是機身用估測的方式記錄進去了,故在使用光圈級距1/3Ev的鏡頭時會有記錄錯誤的情形發生)。以下是本鏡頭裝上Leica M240後的外觀圖:

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與 Lecia M240

初測:
在進行完整的測試之前我們很快的初測了一下大多數使用者所關心的兩個問題,也就是片幅邊緣的色偏差、與邊角解析力下降的問題,以下是初步的測試結果(接上Leica M240拍攝,鏡頭修正參數關閉),由全幅圖看來,左右兩側幾乎看不出來有色偏差:


以下分別是片幅左上角、右上角、中央、左下角、右下角的100%截圖,片幅邊角的解析力雖然有些許的劣化,但是要比第二代的機種好上非常的多,也就是劣化的程度極其輕微,關於詳細的各項特性測試包括解析力、暗角、失真、曜光、色差、慧形像差、點光源散射、散景、細節描繪等項目請繼續往下看。
















詳細評測開始:
我們會將這一顆鏡頭接上Leica M240進行評測的試拍(測試時Leica M240的鏡頭校正選項關閉),並與Kowa Prominar 8.5mm F2.8接上Olympus E-PL6上的表現進行比較,因為鏡頭與機身系統都不一樣,所以這樣的比較是屬於鏡頭加機身的綜效評筆,而非單純的鏡頭特性評測。Leica M240的片幅Y軸解析度達3992點,而Olympus E-PL6的片幅Y軸解析度為3456點,其間的差異達15%,所以在解析力方面的比較M240會較具優勢,為求客觀故這點必須先提出來說明之。以下的評測比較圖例如未加以說明的話左側均為Voigtlander與M240的測試結果,右側則為Kowa與E-PL6的結果,評測比較的項目分為解析力、暗角、失真、曜光、色差、慧形像差、點光源散射、散景、細節描繪等項目。另關於每一項測試的測試過程與參數設定等請參閱”鏡頭測試項目解說”。


解析力:
以下為片幅中心的解析度圖,左2為Voigtlander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右2為Kowa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由上到下分別為F/2.8、F/4(Voigtlander為F/4.5)、F5.6、F/8、F/11、F/16、F22,Voigtlander的最佳解析度位於F/5.6時約有3300條解析度,而Kowa亦為F/5.6時解析度最佳約有3000條解析度。Voigtlander直到F/22才有明顯的繞射效應解析度並降至3000條,而Kowa自F/11後就有繞射效應,到了F/16時解析度剩下2400條。中心的解析度表現Voigtlander優於Kowa。 








以下為Voigtlander F/5.6時與Kowa F/5.6時片幅中心與片幅1/2與片幅邊緣的解析度圖比較,由上到下分別為片幅中心、片幅1/2處、片幅邊緣的解析度圖,左2為Voigtlander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右2為Kowa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Voigtlande於片幅邊緣還能維持3000條的解析度,但是Kowa於片幅邊緣時解析度剩下2400條。全片幅下的解析度表現Voigtlander優於Kowa。這一隻第3代的Voigtlander 15mm F4.5鏡頭完全沒有第2代的邊角模糊的問題,依照數位機身進行的光學最佳化讓其全幅的解析度特性非常的一致。






暗角:
以下為F/2.8 ~ F/16的暗角展現,Voigtlander在最大光圈F/4.5下的暗角情況與Kowa在最大光圈F/2.8下的暗角相當,縮一級光圈後一直到F/16其暗角的程度幾乎維持不變,這明顯是因為光線射入至影像感測器的角度過於傾斜而導致影像感測器的偵測效率下降所致,Kowa的這一隻超廣角鏡也有類似的問題,不過Voigtlander的情況要比Kowa些微嚴重一些。






失真:
以下是失真的比較,兩者表現都非常的優秀,僅有極輕微的桶形失真,兩者非常的接近。















曜光:
以下是曜光的比較,Voigtlander在抗曜光方面要優於Kowa,Voigtlander只有在強光源快要進入片幅區內時才會產生曜光,且曜光並無嚴重的色偏,而Kowa在強光源離開片幅一段距離後會產生有色偏的曜光。















色差:
以下是F/2.8 F/5.6 F/11下片幅邊緣的色差比較,Kowa優於Voigtlander。





慧形像差:
以下為片幅中央與邊緣的慧形像差,Kowa優於Voigtlander。




點光源散射:
以下分別是片幅中心與右上角的點光源散射圖,Voigtlander優於Kowa。




散景:
一般來說超廣角鏡是不會有甚麼迷人的散景可言,況且這一支鏡頭的最大光圈只有F/4.5,但是為了進行比較,下面還是放上F/4.5(Kowa為F/5.6)與F/11的散景照參考一下:






















細節描繪:
F/4.5(Kowa為F/5.6)光圈下的細節描繪能力不錯,但是光圈F/22(Kowa為F/16)下因繞射而造成的解析力下降已可見,Kowa在F/16下的細節損失較Voigtlander嚴重些:




































結論:
經由本次的測試與比較可發現,Voigtlander與Kowa在各項目上互有優劣,解析力、曜光、點光源散射、細節描繪等方面Voigtlander優於Kowa,而暗角與色差與慧形像差則是Kowa優於Voigtlander。這一隻第3代的超廣角鏡主要是為了改善了前一代鏡頭用在數位機身上的片幅邊緣色偏差與邊角模糊的問題,經由本次的測試得知其確實的在這兩項上面有全面性的改善,不過代價是鏡頭本體的尺寸與重量都略有增加,濾鏡的尺寸並由52mm增加到58mm,售價也提高了不少不,不過整體來說體積與重量還是沒有超過其它Leica或是Zeiss的超廣角鏡頭,價格也遠低於Leica或是Zeiss。事實上Voigtlander的15mm F4.5自第一代以來一直都是Leica M接環相機中CP值最高的超廣角鏡,現在改版至第3代的它想必能再次的延續其前兩代於使用者中的地位,如真的要挑剔這一隻鏡頭的缺點,應該只有光圈不夠大這一項吧!也期望Cosina能於未來開發出F/2.8的超廣角鏡,這樣子就能與Zeiss Distagon 15mm F2.8 ZM一較高下了。


關於色偏差的後記:
經過許多的拍攝之後,我們發現這一隻第三代的鏡頭在片幅的邊緣還是有些微的色偏差存在,尤其是在最大光圈時中亮度下的畫面最容易被發現,下面是一些色偏差的範例,可以發現片幅的右側邊緣有些許的葡萄色但是左側邊緣並沒有。


 中位數亮度的直方圖

 中位數亮度的灰卡圖

 風景範例

不過不像第一代與第二代的鏡頭其嚴重的色偏差無法被鏡頭參數效正,這第三代鏡頭輕微的色偏差可以輕易的在Leica M240機身上以參數11626 28mm與以效正之,以下是效正前與效正後的比較圖。

 左為效正前右為效正後


關於本鏡頭Voigtlander 15mm F4.5 III的實際拍攝請參照 ”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Sampe Pictures (with Leica M240)” 一文

Regarding the outdoor pictures of 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please reference to “Voigtlander 15mm F4.5 III Sampe Pictures (with Leica M24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