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4

Leica Tele-Elmarit 90mm F2.8 Review (vs. Olympus M.Zuiko 45mm F1.8)

概述:
Tele-Elmarit 90mm F2.8當初的設計理念是要造就一支輕便短小的中價位中望遠鏡頭,所以會採用所謂的Tele的光學架構,Tele是指鏡頭內部的光學路徑要短於鏡頭的焦距,所以Tele-Elmarit 90mm的鏡頭長度必然是小於9公分,Tele-Elmarit在市面上販售的共有兩款,分別是第一代(I)與第二代(II),差異在於第一代有銀白色與黑色的鏡身,鏡桶的中段處直徑較大,重量為355克(銀白色),生產年份為西元1964-1974年,而第二代的則全是黑色的鏡身,鏡桶的中段處直徑較小,重量為225克,生產年份為西元1972-1989年,這兩代的鏡頭大多為在加拿大製造的,僅有少量的第二代後期的鏡頭是在德國生產製造的,不過無論是在加拿大或是德國製造的,其鏡頭的光學特性與組裝品質是一致的。以下是第二代的鏡頭外觀近照。



光學結構:
該款第二代的鏡頭發展於Leica公司營運狀況每況愈下的年代,公司為了於眾多的競爭對手中(日本的Canon與Nikon)殺出一條路來,將Tele-Elmarit 90mm F2.8改成4片鏡組的設計架構,並將後鏡組的組裝方式改成固定不可拆卸式的,如此有效的降低了製造的成本,該款鏡頭前後共生產了25000顆,算是市場反應很好的一款中望遠人像鏡頭,以下是該款代二代的鏡組結構圖:


技術資料:
經過降低成本的該鏡頭其光學特性不算是很好,最大光圈下呈現出中等的反差,但畫面中央的素質很高,光圈縮小後全片幅的反差提升不少,解析度也上來了,這樣的品質能僅由4片鏡組來達成極為不易,總的來說該鏡頭的反差弱於它款相等焦距的鏡頭如Elmarit或是Summarit或是Summicron,但是細節描繪能力卻不差於以上其它款,以下是相關的MTF圖:






變形失真幾乎無法肉眼看出,而邊角失光僅有輕微的0.5Ev,以下是變型失真與邊角失光圖:


















開箱:
該款鏡頭停產到現今已經26年了,二手市場上保存良好的鏡頭不多,大多是霧化,鍍膜變質,或是外觀掉漆嚴重的物件,我很幸運得在日本二手市場購得了西元1984年於加拿大生產的鏡頭,也就是年紀高達
32歲的Tele-Elmarit 90mm F2.8,但這一支鏡頭的鏡況出其的好,外觀幾乎沒有掉漆,光學鏡組內僅有微塵,前玉的內部有少許的極微小粉塵,但是經過處理後已經完全清除,這是一支鏡況非常好的32歲的鏡頭,以下的評測乃以該32歲的鏡頭為測試的標地,下圖是該鏡頭接上Leica M240的外觀照,當看到該鏡頭接上M240後機身竟然還能挺得住鏡頭的重量就知道該鏡頭有多麼輕便了,直徑52mm長度62mm重量226克,是一隻非常便於攜帶的旅行或登山用鏡頭:


由於是年代久遠的二手鏡,該鏡到手時沒有外盒、沒有鏡頭套、沒有說明書、沒有保證書、沒有生產者的簽明文件,連鏡頭前蓋與後蓋都是副廠的。該鏡頭的光圈由F/2.8到F/16每隔1/2Ev為一段調整級距,光圈葉面為非圓形的10葉結構,對焦環由1米到無線遠處約100度的轉動可達成,雖然已經32歲了但是其對焦環的轉動仍然非常順暢不會有鬆散的感覺,光圈環的級間阻尼則偏軟,連動測距在最大光圈F/2.8下有些微的不足,也就是呎標需要些微的調整超過實際的距離才能達到最佳對焦,但是光圈F/4以上就無此問題,該問題應該源自於過於簡單的鏡組結構產生的誤差。總括該老鏡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組裝品質非常的不錯,外觀輕薄短小便於攜帶,跟現代摩登的DSLR全幅中望遠鏡頭比起來簡直是卡車與轎車大小的差異,以下就開始標準程序的測試與比較。


開始測試:
以下測試主要是以Leica Tele-Elmarit 90m F2.8在Leica M240機身上的展現結果,並與M4/3相近焦距的鏡頭Olympus M.Zuiko 45mm F1.8在Olympus E-PL6上的展現進行比較,評測的比較圖如未加以說明的話左側均為Leica與M240的測試結果,右側則為Olympus與E-PL6的結果,評測比較的項目分為解析力、暗角、失真、曜光、色差、慧形像差、點光源散射、散景、細節描繪等項目。關於各測試項目的細部內容與方法請參考 “鏡頭測試項目解說” 一文。


 
解析力:
以下為片幅中心的解析度圖,左2為Leica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右2為Olympus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由上到下分別為F/2、F/2.8、F/4、F5.6、F/8、F/11、F/16、F/22,Leica的最佳解析度位於F/4時,擁有3400條的解析度,而Olympus F/5.6時解析度最佳,約有3000條的解析度。Leica 光圈全開F/2.8時接析度稍微差一些到3200條,Olympus於F/2時約有2800條,Leica的3400條解析度可以一直維持到F/16的時候,但是Olympus在F/11時就有明顯的劣化。














以下為Leica F/4時與Olympus F/5.6片幅中心與片幅1/2與片幅邊緣的解析度圖比較,由上到下分別為片幅中心、片幅1/2處、片幅邊緣的解析度圖,左2為Leica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右2為Olympus的弧線與子午線解析度。Leica於片幅1/2處與邊緣的解析力仍能維持在90%以上,而Olympus的片幅邊緣的子午線解析力也是約達中心的90%左右。






暗角:
以下為F/2 ~ F/8的暗角展現,Leica於F/2.8時的暗角與Olympus於F/2相當,Leica於F/4以上暗角就消失了,而Olympus於F/2.8以上也都沒有暗角的問題。(進行本項測試時Leica M240的鏡頭校正選項選於code 11800)




















 失真:
以下是失真的比較,Leica與Olympus均有極輕微的桶型失真。
















曜光:
以下是曜光的比較,Leica在抗曜光方面顯然要比Olympus 差很多應該是數十年以前的鍍膜技術較現代稍差之故,在實際的拍照時我們發現Leica這一支鏡頭對於高反差拍攝目標的抵抗能力很弱,也就是某些角度的高亮光線會在鏡組間反射並造成整體畫面的對比下降。



















色差:
以下是F/2.8、 F/5.6、 F/16下片幅邊緣的色差比較,兩者相當。








慧形像差:
以下為片幅中央與邊緣的慧形像差,Olympus較優秀。






點光源散射:
以下分別是F/8時片幅中心與右上角的點光源散射圖,Leica在F/8時的星芒不是很典型,必須將光圈縮至F/14以上時才會比較正常,Olympus在這一方面則沒有什麼問題,非常的優秀。






本鏡頭於F/14的星芒


散景:
中望遠鏡的散景只要光圈夠大一般都能很優秀,Leica的光圈全開下散景要略優於Olympus,此乃Olympus在光圈全開下的實際光圈大小為直徑25mm而Leica光圈全開下的直徑為32mm之故,此為M4/3的鏡頭的劣勢,因為相同視角下它的焦距僅有全片幅鏡頭焦距的一半(光圈之直徑大小為鏡頭焦距除以F光圈大小),Leica因為光圈為非圓型的葉面,故縮小光圈時會有散景邊緣出現光圈之形狀的問題,下面是F/1.8、F/2.8、F/5.6、F/11的散景照參考:








細節描繪:
以下是F/2.8與F/5.6與F/16光圈下的細節描繪能力,Leica於光圈F/16幾乎沒有因光線繞射造成的細節損耗,而Olympus在F/16下的細節損失明顯,Olympus於F/2.8時的細節描繪也較Leica差:









結論:
經由本次的測試與比較可發現,Leica這一支輕薄短小的Tele-Elmarit 90mm受限於其精簡的設計,在耀光、慧形像差、點光源散射等特性上較Olympus要差,而Olympus則是解析力、散景、細節描繪等項目居於劣勢。Leica的解析力由最大光圈至最小光圈都維持得很一致,而Olympus僅有在中段光圈能有較好的表現。Leica這支鏡頭有其優勢就是體積小重量輕且全幅與全光圈範圍下的解析力特性都極為一致,但是其解析力並未達到一般Leica鏡頭應該有的水準,且反差的表現屬於較弱的,也就是拍攝之畫面整體看起來比較平淡,通常需要在後製時增加對比與色飽和來補償,不過這樣的特性在拍人像攝影時會有一種特別的味道,也就是柔順的感覺,這樣的性非關好與壞,端看使用者的選則。


關於本鏡頭Leica Tele-Elmarit 90mm F2.8的實際拍攝請參照 ” Leica Tele-Elmarit 90mm F2.8 with Leica M240 Sample Pictures” 一文

Regarding the outdoor pictures of Leica Tele-Elmarit 90mm F2.8, please reference to “Leica Tele-Elmarit 90mm F2.8 with Leica M240 Sample Pictures”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